当前的位置:主页 > 艺术论坛

八旬翁结缘花灯70载 古城民俗花灯如何传承?

 “小时候,每到元宵节,孩子们就会每人手提一盏纸花灯,在大街小巷跑来跑去,街巷里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就像星星一样。”

忆起儿时的这番情景,83岁的掌家俊眼角不禁有些湿润。
他是一位制作花灯的老艺人。在海州,他一直以制作纸灯笼、花船、小跑驴及大头娃娃而闻名。
结缘花灯70载,他用无悔的行动诠释着一份简单而执着的坚守。
“来,快看咱的花灯,质量可好了。”“今年是羊年,买只喜羊羊的花灯吧!晚上带孩子玩。”……
春节刚过,元宵节即将到来,路边卖花灯的小商贩渐渐多了起来。
在阵阵叫卖声中,手工制作的传统花灯却难觅踪影。不少老海州人也很感慨:传统花灯哪儿去了?怎么不见往年卖民俗手工花灯的那个掌大爷?
掌大爷病了,他不能再做花灯了。他觉得病痛不算什么,“老手艺后继乏人,咋办?” 
 
一份坚守 八旬翁结缘花灯70载
 
“老伴有两年没做花灯了,他心脏不好,大年三十才从市二院回家过年。”近日,在海州区双龙社区,申志苹一边照顾83岁的制作花灯老艺人掌家俊,一边对记者说。
掌家俊的身体已大不如前,2011年,老人就因心脏患病住了3次院,每次住院时间都长达一个月……
去年,老人又因心脏病在医院住了半年,其余时间都在打针吃药。如今,老人走路手、腿不停地抖动,眼睛也看不清楚,已做了70余年花灯的老人再也不能做这手艺活了。
老人告诉记者,他的父亲会做花灯,每到元宵节,父亲就会做灯笼给年幼的孩子。解放后,掌家俊每年都做花灯,为保障元宵节海州百姓欣赏到花灯,他一般从10月份就开始制作。一眨眼,掌家俊从幼年做到了晚年。
如今,掌家俊和老伴身体状况都不是很好,2012年9月,又一次心脏病复发让老人出现了生命危险,幸亏子女们紧急将他送到医院,这才化险为夷。
2013年的元宵节,为了能点亮富有民俗特色的灯笼,掌家俊和老伴决定利用剩下的材料再做几十盏荷花灯和蛇灯。然而,由于身体原因,老人做花灯非常缓慢,手发抖,眼睛看不清楚,做一盏普通的荷花灯需要好几天时间。
 
淡出视野 传统的花灯受到冲击
 
近年来,由于塑料灯笼的出现,传统花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主要原因是消费者的需求有所萎缩。随着民俗观念的渐趋淡化,传统花灯的数量也正在逐渐减少。
“现在新材质花灯特别流行,给传统的花灯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那些塑料灯加入了声光电的元素,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市区一家花灯店的老板介绍,“经常有孩子想购买各类卡通新材质花灯,而纸质传统花灯就很少有人问津了,时代变了,人们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
掌家俊膝下有4个儿女,在他和老伴多年的熏陶下,都练就了娴熟的做花灯手艺,但因工作繁忙,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
老手艺后继乏人,这让老人颇为伤感。
“失传也没啥办法,咱没那个力量。小青年不愿意干,为什么呢?因为不赚钱,费时间。要流传下去,必须倡导,形成一种氛围,比如开个学习班,倡议大家来学。咱希望有人学,咱也愿意教。”掌家俊说。
“传统的花灯虽然很精美,但是花费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都非常高,挣的钱又很少,并且每年只有一两个月的销售期,辛苦了一年,挣的钱却不多。”一名商贩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找寻记忆 建档案陆续推进抢救
 
古城民俗花灯如何传承?
有人提出,传统花灯欲求发展,要加大力度宣传特色文化品牌,将花灯和本地的传统紧密结合,将花灯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结合,充分发挥传统花灯的魅力。
也有人认为,传统花灯也要加入科技的元素,将传统和科技相结合来满足市民求新求变的口味。“传统的花灯也应该有时代感,如此才能让这种花灯的制作技法在新时代理念中得到更好的传承。”
“我们将对制作花灯民俗工艺建立档案。”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崔月明如是说。今年初,我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为期5年的“连云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以民间老艺人普查为龙头,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形成立足田野调查、科学分析研究等一整套学术性的普查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分批分类陆续推进抢救。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手段,对制作花灯等各种老艺人的基本情况、艺术传承体系等细节摸底调查,建设科学完备的调研体系,加强抢救过程的记录和宣传,把制作民俗花灯等老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