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艺术论坛

徐利明公益讲座:感受书坛前辈的风范

  徐利明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江苏文艺网讯 6月8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省书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徐利明以“感受书坛前辈的风范”为题在南京图书馆作公益讲座,受到热烈欢迎。只能容纳400人的报告厅,来了近600人,很多人席地而坐听完近两小时的讲座。

    讲座以1973年初南京市书法印章展和迎春笔会开场,谈了他第一次看诸老前辈现场挥毫的深切感受。接着分“林散之:与古人争一地位”、“高二适:一日无书则不能生”、“启功:共同学习古代高手”、“刘海粟:胆大是本钱”、“陈大羽:走寂寞之道”、“沙曼翁:倡正道,反野道”六个小专题,以师辈与徐利明的谈艺书信、笔墨馈赠、教学示范、展览评议等亲身经历的视觉图像资料为线索,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实,颂扬了六位中国书坛前辈的高尚人格、学术品质、人文修养和提携后进的大家风范,同时也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徐利明对师辈饱含的深情和由衷的敬意。

       

    七十年代前期,近弱冠之年的徐利明即常侍林散之先生左右。林为“当代草圣”,然非专精于草,他学养深厚,读书万卷,也是作诗的好手。晚年林散之双耳失聪,与来客交谈皆以字条往还,一日与徐利明谈及自身治学之体会,手书字条云:“现在社会上风云变动不定,一切不与人争,只与古人争一地位。……”又抨击书坛种种乱象,指出:“书画文艺都要学个真人,不要做假人骗世!”“书画家千万不能走入市井气味!”这些话,放在今日仍具警示意义。

    徐利明有幸参加了1973年在南京举办的迎春笔会,见高二适先生作字非同寻常,五指执笔,左手大拇指上翘,手掌力拒书案,下笔甚猛,笔速迅疾,如松林风起,沙沙作响。高老作字,发乎情而气势浩荡,结字布白常出意料之外,与俗人刻意造作迥异。他有句名言:“我非藏书家,而系有书必读,以是一日无书则不能生”。他一生留下大量书稿、文稿、诗稿和读书时所写眉批、夹注、题记等,可证高老以读书治学为第一事,非以笔墨炫技为能。

  启功先生是当代文史、书画鉴定等多方面的大学者,弄翰乃余事。徐利明谈到他初奉书法习作寄以求教,旋即得到回信时的感动。针对徐利明所临自己书法的习作,启先生告诫:“写今人的字容易似,因为是墨迹,他用的工具和我用的也相差不远,如果再看见他实际操作,就更容易像了。但我奉告,这办法有利有弊,利在可速成,入门快,见效快,但坏处在一像了谁,常常一辈子脱不掉他的习气(无论好习气或坏习气),所以我希望你要多读古帖,不要直接写我的字了。这绝对不是客气,是极不客气,因为我觉得你的字大可有成,基础不可太浅,所以说这个话。”他循循善诱地说:“咱们如果共同学习一些古代高手,岂不更好。”其对后辈的诲尔谆谆,溢于字间。

  徐利明教授谈到自己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后,某次全班黄山写生归来举办习作展览,刘海粟先生看了展览称赞他的作品以书法入画,而当时班上坚持学书法者惟徐利明一人。讲座谈到观刘海粟先生作画,气势豪迈,堪称一代大作手,而其多次给南艺师生演讲中都强调“胆大是本钱”,徐利明领悟到其中真谛,只有胆大,有激情,敢下笔,智慧、才情、灵感才会真正发挥出来,学习也才会进步快,也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从事书画,须耐得寂寞,甘于自守,不逢迎时人,也不步趋古人。讲座谈到陈大羽先生澹泊名利,早年游走南北,颇多甘苦,后在南艺,乐于教职,培养后进。晚年出版画册,特请早年有知遇之恩的旧友作序,可见其对人情世故的珍重,又嘱徐利明作序,可见其对学生的认可与嘉许。他常援引白石老人语教导学生要耐得住寂寞,方可大成。不辱师之启教,今徐利明已成为卓有成就的书家与学者。

  经林散之先生推荐,徐利明大学期间得以结识沙曼翁先生,他利用在苏州实习两个月的机会,经常到沙老家请教篆隶书和篆刻。讲座展示了沙老的多封信札,沙老在信中多处强调学艺须走正道,反对野道,倡导学好传统,打下扎实基础。徐利明指出,今江苏书法的主流能坚守正道,是与这些书坛前辈的影响分不开的。

书法艺术有赖于传承与发展。逝者如斯,书坛前辈虽已故去,其相传的人文精神、品德学养、社会担当,正体现在徐利明教授这样一些学者、书家身上,他们正传承着前辈开辟的事业,在拓展着前辈未走过的路。

徐利明的演讲以许多宝贵的老照片、书信手迹结合作品图片串联起一个一个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全场听众被深深感染,听得津津有味,多处报以会心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这场讲座,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高尚道德人品和提高人文学养,具有正能量的积极的现实启示意义。(江苏文艺网通讯员 刘春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