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主页 > 艺术论坛

江苏省曲协力推优秀青年曲艺人才

 首次为“80后”评话演员举办演出专场和研讨会

 

在“炼艺悟道”马伟专场演出上,马伟以四段精彩的扬州评话选段展现了扬州评话的永恒魅力。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名誉主席、著名的评书艺术家刘兰芳也登上舞台,为马伟专场演出甘当绿叶,现场表演了《康熙买马》、《马年说马》两段评书,寄托了前辈对马伟的拳拳关心与殷切期望。

 

出席“炼艺悟道——扬州评话马伟演出专场”的嘉宾与马伟合影,祝贺演出成功。

 

众多专家和文艺界领导参加座谈会,就扬州评话的传承发展和马伟的表演风格进行探讨。江苏文艺网记者 穆秭 摄

江苏文艺网讯  6月7日至8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曲协名誉主席刘兰芳,中国曲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曲协苏州评弹委员会主任陆军,江苏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叶飚荣,江苏省剧协主席汪人元,中国曲协副主席、江苏省曲协主席盛小云,上海市曲协副主席葛明明,扬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季培均,扬州市文联主席刘俊,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大学和上海、苏州、扬州、常州等地的众多专家和文艺界领导会聚扬州,参加由江苏省曲艺家协会、扬州市文广新局主办,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承办的“炼艺悟道——扬州评话马伟演出专场”暨座谈会,就扬州评话的传承发展和扬州评话青年演员马伟的表演风格进行探讨。

  一袭长袍,三尺书台,止语轻拍,娓娓道来。6月7日下午,在扬州大剧院举办的“炼艺悟道”马伟专场演出上,马伟以四段精彩的扬州评话选段展现了传承数百年的“非遗”项目——扬州评话的永恒魅力,征服了现场专家与观众。《斗杀西门庆》是《水浒·武松》中的经典选段,马伟的表演让台下的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惊心动魄的场景。《刀下不留人》是现代新创书目,以大开口的表现形式,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民情怀。《王少堂·教场打擂》呈现了扬州评话一代宗师王少堂成名前受到当时书坛领袖人物康国华先生指点提携的故事。《武松杀嫂》中武松、潘金莲、王婆等近10个角色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在马伟专场演出中,中国著名的评书艺术家刘兰芳也登上舞台,甘当绿叶,现场表演了《康熙买马》、《马年说马》两段评书,寄托了前辈对马伟的拳拳关心与殷切期望。扬州曲艺的著名演员包伟、赵松艳、刘芓君等,也纷纷登台,或是弹词,或是清曲,吟唱出古城扬州千年的风韵,为专场演出增色。

在扬州评话的历史上,为一名评话演员举行专场演出,并不多见。更何况,这场演出的主角马伟还是一位的扬州评话后起之秀。“这也是全省曲艺界首次为35岁以下青年演员举办专场和研讨会。”江苏省曲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芦明在主持研讨会时如是说。

  生于1980年的马伟并非科班出生,而是从小爱好讲故事说书,由已故的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惠兆龙先生慧眼识人,招入扬州曲艺团学艺,后又收为门徒。此后10多年马伟一路走来,这位“80后”小字辈迅速成长,不仅集成了王派《水浒》艺术体系里的主要书目,还自编自演了一些现代题材的新作。这得益于马伟的勤奋好学,有助于他接续前辈大师的薪火,丰富个人的阅历和素养,在书台上逐渐形成其独到的表演风格;也受益于省文联、省曲协和省市文化艺术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对青年曲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早在2009年,记者就在由省文联主办、省曲协承办的首届江苏优秀青年曲艺人才评选活动上看到马伟的身影,在那次评选中,他荣获“江苏省优秀青年曲艺人才”称号。芦明表示,在文化多元的形势和新的文艺形式日益繁荣的背景下,曲艺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省文联党组、书记处的关心支持下,省曲协在曲艺人才的培养与推出上采取了一系列扎实的措施,通过设立与中国曲艺“牡丹奖”相对应的江苏曲艺“芦花奖”等赛事,发现和选拔了一批具有发展潜质的艺术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跟踪培养和推介服务,举办优秀青年曲艺人才高级研修班,为江苏曲艺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优质的后备人才。

  叶飚荣对马伟专场演出研讨会取名“炼艺悟道”赞美有加,他在发言中说,“炼艺悟道”是从艺之道、成长之道,“炼、悟”是“艺、道”相互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艺和道总是相统一的,最高的艺也通向最高的道。对从艺者而言,“炼艺”、“悟道”也是实现艺术价值、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途径。他表示,扬州评话名人辈出,马伟是近年来涌现的优秀青年表演艺术家代表。

  吴文科认为马伟的表演成熟大气、记忆全面、前途无量。他将曲艺表演分为三类:小学生背书式表演、壮汉炫技式以及慈母训子式,“第三种无疑是曲艺表演的最佳状态,大多数人容易屏蔽在第二条,这也是马伟需要加强的地方。”

  汪人元说,自马伟初登书台第一天起,他便一直关注这位青年演员。他认为,马伟的个人专场演出在扬州曲艺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他的声音洪亮,却又层次丰富。说表生动,对各类人物的表演出彩,却又难得有一份沉稳,是一个能压得住台的优秀演员。”

  葛明明对马伟演出专场的成功举办表示由衷的祝贺。他摆出了一组数据:上海有70%的中小学生已不会说方言,年轻人对方言的认同度不断下降。“不是任何方言都有形成曲艺形式的条件,扬州方言特色浓郁,扬州评话的传承发展就是守住方言的根。”

  盛小云表示,省曲协希望通过马伟演出专场暨座谈会的举办,进一步调动全省曲艺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曲艺工作者争先创优的热情,激发他们崇德尚艺、爱岗敬业、勇攀艺术高峰的积极性,推动全省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刘兰芳、陆军、季培均、刘俊、陈泳超、唐凌、康尔、袁小良等也在研讨会上发言,对马伟的表演给予充分肯定。

  扬州评话表演体系中素来分“崩靠书”和“说功书”两种表演风格,记者在马伟的专场演出中,分别欣赏到了“崩靠书”的代表作《武松·斗杀西门庆》和“说功书”的经典《武松·杀嫂祭兄》。后者这段书中人物众多,性格各异,里面出现“方口”“圆口”“泼口”和“掼口”同时运用,又伴以手、眼、身、步等准确而传神的演绎,是扬州评话表演难度最高的书目之一,可马伟塑造起来,毫不吃力,说表细腻,慢而不快,快而不乱,跳进跳出,小中见大,每一个出彩处,都能赢得笑声如潮,掌声雷动。当演出结束,纷至沓来的鲜花献给马伟的时候,记者看见一个中年女子伫立在剧场一隅,脸上挂着恬静的微笑,默默注视着台上,她就是马伟的领导,扬州市曲协主席、扬州曲艺研究所书记姜庆玲。

    正是有了众多绿叶的呵护,扬州评话的艺术之花才显得更加绚丽。(江苏文艺网记者 穆秭)